close
文/王友輝


編劇如果有話要說,那恐怕表示劇本說得還不夠清楚,該好好檢討!在秀琴的網站上,編劇手記洋洋灑灑寫了將近八千字,這裡,就容我寫一些好像不相關卻又很有關的故事。

從1980年開始,我就和舞台劇本的創作分不開,25年來,我要求自己每年必須至少寫一齣戲,期間除了舞台劇本之外,還寫過各種類型的劇本,電視電影、動畫卡通,甚至連漫畫的劇本都寫過,唯獨不曾寫過戲曲的劇本。

1991年前後,粵劇名伶紅虹小姐曾經找我改編《李慧娘》為廣東戲,我找了許多資料之後演出卻取消了,那些資料讓我在1992年寫成了現代舞台劇本《促織悲秋》,僥倖得到當年文建會劇本徵選的首獎,頒獎典禮上曾經有過片段演出,當時負責排戲的導演正是這次《范蠡獻西施》合作的劉光桐導演,十三年間,我們不曾碰面,再度碰面就是再一次的合作,豈不是一種深深的緣分?

2000年左右,國光劇團也曾找我寫一齣台灣歷史題材的京劇,我決定寫鄭成功的長孫鄭克臧和他的妻子陳氏的遭遇。故事大綱和分場都已經完成,結果依然胎死腹中,兩年後我又將它寫成了現代舞台劇本《鳳凰變》,去年的第二屆國際讀劇節,我將部份場景改寫為歌仔戲版本,邀請秀琴團員們協助讀劇,展開我歌仔戲創作的投石問路之舉。

誰說祇有情人才能「有緣千里來相會」?也許,我之所以到台南,真正的原因是為了要成就和秀琴歌劇團合作的緣分。

今日回想,已經說不清楚自己為何有膽量寫歌仔戲的劇本,我一不會唱戲,二不能哼曲,憑的只是一股「憨膽」,以及自己多年在舞台劇本上的用心。

詩詞曲文本一家,我努力在文字的音韻和節奏上琢磨,企圖透過文字想像其間的音樂性,希望那是可以「唱」的優美詩歌。小時候,在宜蘭務農的外祖父偶爾到台北參加詩友會,就在我家的樓上吟詩作對,是不是那時候的感染讓我對漢文詩詞有一點點底蘊不得而知,但是,能夠聽講台語,在歌仔戲劇本的寫作上確實有很大的幫助。今日的觀眾,已少能如昔日戲迷般自由哼唱歌仔戲中的曲調,那麼,我將如何吸引觀眾?於是,我在故事情節和結構上採用了現代劇場的編劇技巧,甚至在場面安排上都設法加入了現代劇場的許多想像;在人物塑造上則給予更深層的性格與內在,抒情層面則保留了戲曲的傳統特質,這種傳統與現代的混種做法,不知道是否能誕生一位兼具傳統與現代的美麗混血品種?

《范蠡獻西施》在外台演出時,我總是忐忑不安,頻頻偷看觀眾的反應。屏東演出的那天早上,我從台南搭火車到屏東,在台南火車站碰到一位歐巴桑,她帶著她的母親要到屏東看秀琴演出。她認出了我,高興地說她在台南看過了《范蠡獻西施》,我便試著問她,看不看得懂?聽不聽得懂?她用一種堅定又責備的口吻告訴我:「當然看得懂!」接著,為了證明她真的看懂了,就開始跟我講述《范蠡獻西施》的故事。我不好意思打斷她,靜靜地聽著,心裡真的在偷笑!

《范蠡獻西施》進入內台,又是另一階段的挑戰,但願觀眾能在悅耳的歌聲中進入江南煙雨,與范蠡和西施共歷不能割捨的春秋情緣。

(本文轉載自范蠡獻西施2005年城市舞台演出節目冊,作者現任國立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副教授,為范蠡獻西施編劇)

【影音片段】







2007大龍峒保安宮【保生文化祭民間劇場 – 家姓戲
4/25 三 秀琴歌劇團范蠡獻西施】 7:00~9:30
保安宮交通資訊


【小編有話說】

小編想了很久,到底這麼精彩的影音檔要放在哪一篇文比較合適呢?
想來想去這影音檔是編劇王友輝老師花了一整個晚上轉檔而成的,而且為了想給大家看更有趣的東西,還造成友輝的電腦掛點@@ 結果....唉!
大家欣賞范蠡獻西施的3分鐘精華剪輯版時,一定要仔細閱讀友輝的感言,因為影音與文字裡頭蘊涵他對范蠡獻西施一劇深摯的情感。

點閱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oprojec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