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江武昌


民間戲劇衰退了?布袋戲沒落了?觀看這些照片,很難令人想像民間戲劇怎會是衰退了?布袋戲哪有沒落的現象?

這些照片,是1999年5月在嘉義縣鹿草鄉所拍攝的。余慈爺廟,鹿草鄉一座不怎麼『經濟繁榮』南部農村裡,眾多大小寺廟當中的一座不怎麼顯眼的小廟,在農曆四月23日主神明余慈爺誕辰這天,道路兩旁一字排開的戲班,比起任何一個官辦的文化活動都還要盛大,而且大得嚇人,夠資格列入「台灣奇蹟」之一吧?!



為研究觀察,1999年是我連續第三年到這個地區來看這個一百多團的布袋戲演出盛會的「台灣奇蹟」,這裡也有歌仔戲的演出,雖然「只有」有十幾團,但比起一般廟會,也夠嚇人的。



而且,嘉義地區的「演戲」活動,還不僅於此。就我所知,其他還有三個鄉鎮地區,每年在農曆的三、四月間,不但活動盛大,還有的是超級「重辣味」的表演:

(1) 每年的農曆三月17日,嘉義縣六腳鄉蒜頭村的娘媽廟廟會活動,有布袋戲和歌仔戲一百多團,不過這個廟會活動我沒親自去見識過,情形還不清楚。

(2) 農曆四月14日是新港鄉番婆村的萬善爺廟慶典,在寺廟附近的三叉路上也曾經有過一百一十幾團的演出記錄,三年前也還有四十幾團布袋戲的演出和將近十團的歌仔戲和電子琴花車,(歌仔戲晚上演出台語爆笑劇或清涼秀)。

(3) 嘉義縣溪口鄉天宋廟,平時就已經香火不絕,一年當中有大約六百團的演出場次,其中三百團在農曆的四月間演出,集中在四月十五日天宋媽(天庭查榜無名的何方神聖?)『誕辰』這天演出的有大約一百團,其中又有九成是布袋戲團,少部份歌仔戲團和電子琴花車表演,四年前我去看時,僅有八十餘團,去年僅剩六十餘團,而天宋廟正後方是從早上表演到晚間十一點左右,兒童不宜、超級「重辣味」拼台表演的集中區,觀眾趨之若騖,『朝香客』近悅遠來而絡繹不絕。



另外,在台中縣大里市的七將軍廟也是香火鼎盛,『謝客』(演戲謝神的信徒)不絕的寺廟,但因為腹地狹小,且位在路旁,演出活動必須化整為零,在十餘年前,每天都維持兩團以上的演出,而且早上、晚上各演出一場,下午兩場,目前雖盛況不再,但亦常有演出活動。

彰化縣員林鎮東門百姓宮廟(萬善祠),在二十年前,除了農曆七月之外,每天至少都有三、四團的演出,十幾年前也還每天都有演出,它還是全國唯一擁有自建室內演藝廳的寺廟,這座演藝廳有觀眾席、休息室、化妝室和空調設施,雖無法和文化中心的劇場建築比擬,畢竟是出人意外的,七、八年前,廟方將演藝廳拆掉,打算新建一棟『因應兩岸文化藝術交流』的劇場,這種眼光,在全國寺廟中更是絕無僅有的;彰化市西門百姓公廟的演出也是非常有名的。

在南投縣草屯鎮南埔將軍廟,除農曆七月外,目前也都還天天有演出。雲林縣西螺鎮埤頭偝仔百姓公廟,也是天天有戲,特殊的是,在這座廟演出的戲班因為和廟方有特殊的關係,所以這座廟的演出全包給這個戲班,這個戲班也不必出去和它團競爭,每天下午、晚間在固定的時間內演出就好,因此一般人常笑稱這個戲班的演員駐廟『上班』的演員。

以上,是就個人所知,台灣幾個較知名的廟會戲的演出情況,有人會疑惑:一次這麼多戲班演出,怎麼看?誰看?得花多少錢吶?



這就是值得玩味的地方了。怎麼看?答案是:沒人看。或者說:那是演給神看的,人看不看不重要,也沒人要看(兒童不宜和超級「重辣味」的拼台表演是例外)。一般人到這個地方來是為了拜拜謝神和看熱鬧,而不是為了看戲。確實的說,這種戲劇全都是放錄音帶的演出方式,音響互相干擾,布袋戲演出的人一團只有兩人,甚至僅有一人,演出有氣無力,演的內容也多是幾無劇情可言的『扮仙戲』(神明下凡賜福的吉祥戲),下午兩點半演出,四點就收了;晚上七點演出,八點半就陸續拆台走人了,有時候戲臺相連的三、四個戲班共用一捲錄音帶作演出。



歌仔戲也多是放錄音帶對嘴式的演出,演員服裝凌亂草率,不過就是台上走走位置、虛晃幾個似有若無的身段動作,眼神也不時往台底下遊走。這種戲當然不是給人看的,也沒有人會一本正經的站在台底下看戲。這種『盛大』的廟會戲演出,一個布袋戲班僅有3500元左右的演出行情,歌仔戲也僅有一萬出頭的演出費,這種價錢怎能請得到好的戲班演出?這種環境又怎能叫好演員賣力演出?我個人曾經和廟方詢問,這麼多的戲班,把經費集中起來,聘請幾團有演出實力的好劇團來演豈不是好?廟方的回答也頗有趣和無奈:劇團都是信徒自己出錢聘請來的,今天會有多少戲班在我這裡演出,我自己也都無法事先知道,怎麼處理?以上所提到的幾個廟會,也不是都是低價錢和低水準的演出,員林東門百姓公的演出可都是出名的戲班,大里七將軍廟的演出也真的是戲迷的聚會處,而如今戲迷也已經失去了。



以上,是就我個人的田野調查經驗,把幾個特殊的廟會演出簡單介紹給大家。或許,台灣的演戲文化和廟會文化已經有所隔離不同了,演戲藝術須得重新建造,而廟會文化必往粗俗和不雅發展嗎?我不這麼認為,但還得更多的思索,才能找到原因和調整的方向?!希望提供我的這些經驗,和大家共同思索!



農曆三月17日 嘉義縣六腳鄉蒜頭村娘媽廟
據說有布袋戲、歌仔戲一百多團(沒去看)

農曆四月15日 嘉義縣溪口鄉天宋宮
布袋戲有一百團,電子琴花車歌舞有十餘團,脫衣舞有名。
歌仔戲有十團一年總共有六百團的演出,其中300團集中在農曆四月,100團集中在四月十五日這天。

農曆四月14日 嘉義縣新港鄉番婆村萬善爺廟
布袋戲約有四十餘團
最多曾經達到一百團(1980年代)

農曆四月23日 嘉義縣鹿草鄉余慈爺廟(鄭成功的部將)
布袋戲有200團,歌仔戲有20幾團電子琴花車有五團(不能脫)。



江武昌為戲曲研究專家,本文原刊載於《美育》雙月刊111期(臺北:藝教館,1999.9),頁56-57。

【延伸閱讀】
2007年現場盛況請見:好戲連台 @ 嘉義鹿草余慈爺廟 http://blog.yam.com/taichi16/article/10405742


點閱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oprojec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